期刊简介

               本刊从妇女儿童出发,主要报道国外有关妇幼卫生保健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成就、新技术、新动向,为妇幼卫生教学、科研、临床提供国外信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出版部门: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2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448/R

邮发代号: 52-13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陕西省2000年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 国际刊号:1673-5293
  • 国内刊号:61-14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陕西省2000年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2007年第3期文章
  • 孕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减少和避免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重要措施.在孕期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干预活动之一.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孕妇对其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接受和利用程度.孕妇接受孕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孕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率、检测前咨询率、检测后咨询率也均有提高.......

    作者:徐媛媛;方利文;王临虹 刊期: 2007- 03

  • 蛋白质组学在围产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是整体、动态、定量地研究蛋白质组成、功能和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的技术路线包括样品的制备、分离、蛋白质的鉴定和生物信息的分析.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围产医学领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疾病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及寻找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该文就其在该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林晶;何晓宇 刊期: 2007- 03

  • 意外妊娠治疗方法的对比分析

    人工流产术为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方法,但因其增加患者的痛苦,近年已经逐渐被药物流产术所取代.我院自2006年在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让患者在安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湘玲 刊期: 2007- 03

  • 全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抽取11个省级、30个地/市级、76个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采用信函调查方法,调查辖区人口经济状况、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保健服务量.结果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均较低;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比较大,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高级职称者的比例都小于11%;与《各级妇幼保......

    作者:王海俊;王斌;石玲;石琦;王燕 刊期: 2007- 03

  • 多部门参与开展新生儿保健项目的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讨在住院期间,多部门参与开展新生儿保健项目的工作方法.方法由保健部、儿保科、产科、眼科、口腔科、检验科、孕婴中心等共同完成住院期间新生儿各项保健项目.结果通过多部门参与住院期间新生儿保健工作,提高了各保健项目检查覆盖率,即听力筛查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98%,口腔疾病筛查率由原来的56%提高到98%,丙苯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99%,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率由原来的5......

    作者:李德姣;曾德秀;丰晓霞 刊期: 2007- 03

  • 农村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医疗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农村地区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医疗服务现状.方法在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的西部农村地区(陕西省和重庆市)选择2个项目县,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依据严重产科并发症审评框架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点所有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的全部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医疗服务状况进行临床审评.结果研究地区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6.15‰(91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生率分别为4.53......

    作者:张凤霞;王临虹;吴久玲;林晓宁;张海燕;冯胜梅;马西;闫淑兰 刊期: 2007- 03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对改善更年期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应,但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增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长期应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类雌激素作用的一类非类固醇类配体,它的组织选择特异性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复合物不同构象和共调节因子表达水平相关.目前它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和乳腺癌等妇科疾病方面应用较广.......

    作者:陈丽丽;宋岩峰 刊期: 2007- 03